網站建置中,敬請期待
RFT (Remote Field Testing)遠場檢測技術也稱遠場渦電主要是應用正在鋼管和管件探傷的一個非破壞性測試的電磁方法。 屬於低頻檢測技術,一般使用頻率約20Hz〜20KHz。
RFT 也可以稱作 RFEC(Remote Field Eddy Current) 和 RFET (Remote Field Electromagnetic Technique) 。
RFT 探頭激發線圈信號沿著管壁傳遞並提供管內、管外相等的靈敏度。 雖然 RFT 主要應用在導磁性材料,但是在非導磁材料如銅和黃銅中運作也是可以的,不過對於非磁性材料,主要還是建議使用一般渦電流ET比較適當。
基本的 RFT 探頭由一組收發線圈組成(激發線圈和接收線圈),信號由激發線圈發出,再由接收線圈接收訊號。我們施與激發線圈一個交流電使激發出一個交流電磁場。這個電磁場經由激發線圈外部產生並透過管壁沿著管壁傳遞。 接收線圈被放置在離開激發線圈二 ~三個管直徑距離接收沿著管外壁傳來的電磁信號(此信號包含兩個壁厚傳遞時間)。通常以內繞式或外表面探頭最為常見。信號解析使用Voltage Plane及X-Y相位解析法。
在壁厚減薄區,由於傳遞路徑縮短,信號傳遞更快速(相角變化大)信號強度也更強(振幅)。
RFT 的信號傳遞如下圖,主要傳遞能量在軸向磁場。
Time of Flight and Amplitude Attenuation
因為RFT探頭有激發線圈和接收線圈,所以單激發探頭在經過兩個端板時,必然會有一邊端板產生盲區,而在管內掃描時也會因為單激發線圈造成在擋板附近區域信號微弱,所以我們強烈建議執行RFT檢測時,採用雙激發探頭會是比較理想的選擇。這部分在ASTM E2096指引書內容亦有提到。
Patented in 1951 by W.R.MacLean
Further developed by Schmidt in 1980’s Shell, Westhollow Research Centre
Licensed in mid 80’s to other developers
F.E.A. by Atherton, Lord, Palanisamy and others in late 80’s (Body of Knowledge)
“Explosion” of manufacturers in 90’s
ASTM Standard Practice E2096-00
ASNT Handbook RFT Section 2004